出门践野草,白露倏已漙
出处:《还至别业四首》
明 · 何景明
鸡鸣高树杪,狗吠墟里间。
家人望车徒,远客造门端。
入门问所亲,上堂叙悲欢。
行人暮饥渴,秉烛具盘餐。
明月照西户,三星烂中天。
出门践野草,白露倏已漙。
十年苦行役,兹夕方来旋。
宁知非梦寐,忽忽心未安。
家人望车徒,远客造门端。
入门问所亲,上堂叙悲欢。
行人暮饥渴,秉烛具盘餐。
明月照西户,三星烂中天。
出门践野草,白露倏已漙。
十年苦行役,兹夕方来旋。
宁知非梦寐,忽忽心未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还至别业四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归家途中和到家后的场景。首句“鸡鸣高树杪”以清晨鸡鸣声起,暗示时间尚早,诗人旅途劳顿。接着,“狗吠墟里间”以犬吠声渲染出乡村的宁静与亲切。家人翘首期盼,“家人望车徒”,远客来访,“远客造门端”。
进入家门后,诗人与亲人团聚,“入门问所亲,上堂叙悲欢”,表达出久别重逢的喜悦与亲情的深厚。接着写到行人饥渴,“行人暮饥渴,秉烛具盘餐”,体现出旅途艰辛后家的温馨慰藉。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西窗,“明月照西户”,三星闪烁,增添了宁静祥和的气氛。
然而,诗人内心仍有疑惑,“三星烂中天”之际,他走出户外,踏着野草,感受到秋露的清凉,“出门践野草,白露倏已漙”。这十年的辛苦劳役,今夕才得以回家,他不禁怀疑眼前的一切是否只是梦境,“宁知非梦寐,忽忽心未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归乡的喜悦、家庭的温暖以及旅途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难以分辨的微妙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