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吸波倦出海,少女驱云未行急
出处:《江天欲雨图为阴佥宪题》
明 · 张宁
大山昏冥小山黑,万树迷林江变色。
老龙吸波倦出海,少女驱云未行急。
白日昼隐西郊阴,欲雨不雨愁人心。
传岩有客晏犹卧,莫待旱极方为霖。
老龙吸波倦出海,少女驱云未行急。
白日昼隐西郊阴,欲雨不雨愁人心。
传岩有客晏犹卧,莫待旱极方为霖。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风雨欲来的江天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氛围与人文情感。首句“大山昏冥小山黑,万树迷林江变色”以浓墨重彩勾勒出一片混沌朦胧的景象,大山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小山则显得更为幽暗,万木丛中,江水的颜色也似乎被染上了不同的色调,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老龙吸波倦出海,少女驱云未行急”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界中的元素赋予了生命感。老龙在海中吸水,表现出一种疲惫的状态,而少女则在驱赶着乌云,却似乎还来不及完成任务,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某种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平衡。
“白日昼隐西郊阴,欲雨不雨愁人心”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情感色彩,白天的光线逐渐隐没于西郊的阴霾之中,预示着一场可能的降雨,但又迟迟未至,这不禁让人心生愁绪,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期待与不安。
最后,“傅岩有客晏犹卧,莫待旱极方为霖”两句,通过一个寓言式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及时行动、防患于未然的思考。傅岩之客在等待降雨,却依然懒散地躺着,诗人借此提醒人们,不应等到干旱到了极点才去采取行动,应该提前做好准备,防微杜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寓言故事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