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罢春坊地象雷,片帆高指贵池开
出处:《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唐 · 罗隐
官罢春坊地象雷,片帆高指贵池开。
五侯水暖鱼鳞去,九子山晴雁叙来。
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到头称意须年少,赢得时光向酒杯。
五侯水暖鱼鳞去,九子山晴雁叙来。
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到头称意须年少,赢得时光向酒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官罢:官职结束。春坊:古代官署名。
地象雷:形容官职变动如春雷乍响。
贵池:比喻新的任职之地。
五侯:泛指权贵。
鱼鳞去:鱼儿成群游动。
九子山:虚构的山名,象征吉祥。
雁叙来:大雁成群归来。
江夏:古地名。
黄童:幼童。
徒逞辩:只知炫耀口才。
庞令:地方官员。
恐非才:恐怕没有真才实学。
称意:令人满意。
须年少:需要年轻时追求。
赢得:换取。
时光:岁月。
向酒杯:借酒消遣。
翻译
官职结束于春坊之地,如同春雷震动,一片白帆高高指向贵池开启新程。五侯湖水温暖如春,鱼儿游动像鱼鳞般密集,九子山晴空万里,大雁成群结队飞来。
江夏的年轻人只知夸夸其谈,广都的庞令恐怕才能不足。
最终令人满意的事物需要年轻时追求,不如把握时光,畅饮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送姚安之赴任秋浦》。从艺术风格来看,罗隐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并在其中融入深沉的情感和哲理。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朋友离别时的心情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情怀与才华。
“官罢春坊地象雷”一句,以官府春天的平静开始,用“罢”字来表示工作的结束,“春坊地象雷”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给人以平和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紧接着“片帆高指贵池开”,诗人通过对帆船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向往与期待之情。
“五侯水暖鱼鳞去,九子山晴雁叙来”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自然界的美好。水中的鱼儿在温暖的阳光下自由穿梭,而远处山上则是清晰可见的大雁,这些都是对友情深厚的比喻。
“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朋友才能的赞赏和担忧。这里可能隐含着对官场的某种批判或不满。
最后,“到头称意须年少,赢得时光向酒杯。”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叹,他强调了珍惜青春和把握时间的重要性,将这种情绪与饮酒放松的心境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豁达心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罗隐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描写,而且通过送别的情感,传递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于友情和才华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