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全文

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

宋 · 李曾伯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
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
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
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

注释

闻:听说。
公:您。
泊渚:江边小码头。
异林:远处的树林。
想:猜想。
辋川画:辋川的山水画(王维的居所)。
梁父吟:古诗篇名,此处可能指您的诗歌。
绛帐:华丽的讲堂(古代学府的代称)。
陈迹:过去的遗迹。
草堂:简陋的居所,此处指您的居处。
遗音:遗留的声音,可能指您的教诲或诗歌。
朝市:都市,朝廷。
真隐:真正的隐士。
求深:追求更深的隐居。

翻译

听说您在江边有个小码头,离树林不远。
猜想那美景如辋川画般,您时常吟咏《梁父吟》。
华丽的讲堂已成过往,草堂中仍回荡着您的声音。
尽管朝市中有真正的隐士,但您选择深入山中并非追求更深的隐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开篇即设定了一种空间关系,通过“闻”字传达了间接信息,既保留了神秘感,又表现出一种期待或寻觅的态度。这里的“公”很可能是指某位友人或知己,而“泊渚”则是一个静谧的水边停靠之所,与“异林”相呼应,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诗人通过联想到古代名士的逸事和他们的文学创作,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起来。这里的“胜辋川”指的是唐代画家韩干所绘马匹之美,而“梁父吟”则是对历史上梁溪父子的诗歌的称颂。这两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化的敬仰和自我情感的提升。

“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这两句通过对实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世俗的情怀。“绛帐”和“草堂”都是古代隐士或文人居住的地方,这里被用来象征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陈迹”和“遗音”则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最后两句诗,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朝市”象征着喧嚣与繁华,而“真隐”则指那些在世俗之外寻找内心平静和真实自我的人。同时,“入山无求深”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精神追求的淡定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