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每于九畹怜秋晚,讵意春轩得更逢全文

每于九畹怜秋晚,讵意春轩得更逢

明 · 王渐逵
每于九畹怜秋晚,讵意春轩得更逢
誉望又归尼父操,清芬应有伯夷风。
珠缨自别菖阳谱,玉蕊犹疑桂子宫。
鶗鴂不须鸣泽国,孤标留与众芳宗。

鉴赏

这首诗以兰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独特魅力的赞美与感慨。首先,“每于九畹怜秋晚,讵意春轩得更逢”,诗人感叹在秋天的末尾,常常会怀念那九畹之中的兰花,没想到在春天的书房里,又能再次遇见如此美丽的兰花。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秋日的怀念与春日的重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兰花在不同季节中都能给人带来惊喜的特点。

接着,“誉望又归尼父操,清芬应有伯夷风”,诗人将兰花的赞誉归于孔子,认为兰花的高洁品质与伯夷(古代著名的隐士)相媲美。这里通过引用孔子和伯夷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高尚品格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珠缨自别菖阳谱,玉蕊犹疑桂子宫”两句,诗人以珠缨和玉蕊来比喻兰花的美丽,同时将兰花与菖蒲、桂花等名花进行比较,突出其独特的魅力。这里的“菖阳谱”和“桂子宫”分别指菖蒲和桂花的生长环境或象征意义,通过对比,更加凸显了兰花的珍贵和独特。

最后,“鶗鴂不须鸣泽国,孤标留与众芳宗”,诗人以鶗鴂(即杜鹃鸟)的啼鸣为喻,表示兰花无需借助外界的喧嚣来彰显自己的存在,它以其独立的风骨和与众不同的香气,成为百花之中的领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兰花自信、独立精神的高度赞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尚人格和独立精神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