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夜同联鼎,他年莫寄书全文

此夜同联鼎,他年莫寄书

出处:《别章杭山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抱琴曾北向,弹铗复南图。
李泌游衡岳,知章赐鉴湖。
柱头仙是鹤,濠上子非鱼。
此夜同联鼎,他年莫寄书

拼音版原文

bàoqíncéngběixiàngtánjiánán

yóuhéngyuèzhīzhāngjiàn

zhùtóuxiānshìháoshàngfēi

tóngliándǐngniánshū

注释

抱琴:携带古琴。
北向:北方游学。
弹铗:弹奏剑柄,比喻求职不得。
南图:南方寻找新的计划。
李泌:唐代名臣,以隐居著称。
衡岳:湖南衡山。
知章:贺知章,唐朝诗人。
赐鉴湖:贺知章被赐予鉴湖(位于浙江)的封地。
柱头仙:传说中的仙鹤。
濠上子:指庄子,曾在濠水之滨思考人生。
非鱼:庄子自比为濠梁之上的自由鱼儿,而非池中被捕获的鱼。
此夜:今夜。
联鼎:共聚宴席,象征高位。
他年:未来。
莫寄书:不要通过书信来往。

翻译

曾经抱着琴向北游学,又转身南下寻求出路。
像李泌游历衡山,贺知章得到鉴湖的恩赐。
柱头仙指的是仙鹤,濠上子并非池中之鱼。
今夜我们共享尊贵,未来切勿再寄信互通消息。

鉴赏

诗人开篇即以“抱琴曾北向,弹铗复南图”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情与游历四方的生活状态。琴不仅是音乐之器,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往事。接着,“李泌游衡岳,知章赐鉴湖”则是在引用历史人物李泌隐居在五岳之一的衡山,以及唐代文学家知章赐给友人一面镜以比喻心灵的纯净。通过这些历史与文化的点缀,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经历,还融汇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柱头仙是鹤,濠上子非鱼”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鹤立柱头,高洁自持;而濠上子的形象,则是在强调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这两句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于纯净、高远境界的向往。

最后,“此夜同联鼎,他年莫寄书”则透露出一份难得的相聚之乐,以及对未来不再有书信来往的无奈与感慨。这两句传递出一种珍惜当下、对未来的无常有一种宿命般的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穿插,勾勒出了一个游历四方却心系故土、怀抱高远情操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无常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