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兄弟无则已,若有还须荆树比
出处:《荆树曲》
元末明初 · 王祎
紫荆树,当轩青,众枝只共一本生。
去年风吹北枝损,憔悴南枝颜色陨。
北枝今岁喜如前,南枝颜色皆鲜鲜。
树木无知宁有意,同本故应休戚系。
君不见桃生路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齧桃根,李树代桃僵。
桃李异树尚如是,况此一本相连理。
人皆兄弟无则已,若有还须荆树比。
去年风吹北枝损,憔悴南枝颜色陨。
北枝今岁喜如前,南枝颜色皆鲜鲜。
树木无知宁有意,同本故应休戚系。
君不见桃生路井上,李树生桃旁。
虫来齧桃根,李树代桃僵。
桃李异树尚如是,况此一本相连理。
人皆兄弟无则已,若有还须荆树比。
鉴赏
这首《荆树曲》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通过描绘紫荆树的生长状态和寓意,展现了深刻的人伦哲理。
诗中以紫荆树为载体,描绘了其“当轩青”、“众枝只共一本生”的自然景象,寓意着家族或群体间的紧密联系。接着,通过描述去年北枝受损、南枝憔悴的情景,以及今年北枝恢复生机、南枝亦焕然一新的对比,象征着困境中的相互扶持与重生希望。
“树木无知宁有意,同本故应休戚系”,这两句诗揭示了树木虽无意识,但因同根而共享荣枯,引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重要性。随后,诗人以桃树与李树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在困难面前,一方牺牲保护另一方的无私精神,强调了互助与牺牲的价值。
最后,“人皆兄弟无则已,若有还须荆树比”,诗人将人与树的关联上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度,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兄弟般紧密,只有在需要时才能真正体现这种联系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团结互助的精神。
整首诗以自然界的物象为喻,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学,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共生,又蕴含了对人类社会中互助、牺牲与团结精神的赞美与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