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明秋花,吹香上藤杖
出处:《送愿上人过雪窦兼呈弁山》
宋 · 释道璨
去年无准死,今年痴绝丧。
二老百世师,一去空天壤。
玉磬与天球,满耳皆新响。
堂堂万钟鼎,横列乳峰上。
愿也天台来,双眉拥青嶂。
要见乳峰人,不作行役相。
碧树明秋花,吹香上藤杖。
长松四十围,悬水一千丈。
到门相见时,为我问无恙。
二老百世师,一去空天壤。
玉磬与天球,满耳皆新响。
堂堂万钟鼎,横列乳峰上。
愿也天台来,双眉拥青嶂。
要见乳峰人,不作行役相。
碧树明秋花,吹香上藤杖。
长松四十围,悬水一千丈。
到门相见时,为我问无恙。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所作的《送愿上人过雪窦兼呈弁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愿上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修行生活的想象。首句“去年无准死,今年痴绝丧”写出了对故去的无准法师的哀悼,以及对愿上人因失去导师的深切悲痛。接着,“二老百世师,一去空天壤”强调了无准法师的德高望重,他的离去使得天地之间似乎都空荡荡的。
诗人通过“玉磬与天球,满耳皆新响”描绘出愿上人在雪窦寺中可能听到的清音梵呗,暗示其修行生活的宁静与神圣。接下来,“堂堂万钟鼎,横列乳峰上”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寺庙的宏伟壮观,以及愿上人地位的重要。
“愿也天台来,双眉拥青嶂”表达了诗人希望愿上人能如天台山的秀美风光般,带着青翠的山色而来,展现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诗人还表达了不愿与愿上人分离的愿望:“要见乳峰人,不作行役相。”
最后几句,诗人想象愿上人手持藤杖,走过秋花盛开的碧树,经过参天的长松和千丈瀑布,表达了对友人旅程的想象和祝福。在见面时,诗人深情地嘱咐“为我问无恙”,关心着友人的安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故去大师的缅怀,又寄托了对友人修行生活的赞美和对相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