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茅自高洁,得雪逾清修
出处:《题钱可则芡雪庵》
宋 · 高斯得
我家雪山下,结茅几度秋。
一朝劫火燎,身堕江南州。
相逢芡雪君,感慨不能休。
我今如丧狗,狂走长包羞。
子幸成小筑,廊岩可夷犹。
何不学孔明,草庐傲王侯。
何不学袁安,高卧绝行辀。
鹓鸾恍入梦,猿鹤悽生愁。
逋客亮非然,谁其执怨仇。
山茅自高洁,得雪逾清修。
三白待君足,毋为垢氛留。
一朝劫火燎,身堕江南州。
相逢芡雪君,感慨不能休。
我今如丧狗,狂走长包羞。
子幸成小筑,廊岩可夷犹。
何不学孔明,草庐傲王侯。
何不学袁安,高卧绝行辀。
鹓鸾恍入梦,猿鹤悽生愁。
逋客亮非然,谁其执怨仇。
山茅自高洁,得雪逾清修。
三白待君足,毋为垢氛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雪山:高耸的雪山。结茅:搭建茅屋。
劫火:大火或灾难。
江南州:江南地区。
芡雪君:友人名。
丧狗:比喻失意、落魄。
小筑:简陋的小屋。
夷犹:悠闲自在。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袁安:东汉名士,以高洁著称。
逋客:流亡在外的人。
清修:清高纯洁。
三白:指雪,这里可能象征纯洁。
垢氛:污垢和乌烟瘴气。
翻译
我在雪山脚下建屋,度过多个秋天。一日灾难来临,我落入江南之地。
与芡雪君相遇,心中感慨无尽。
如今我如同丧家之犬,四处奔逃,满心羞愧。
你有幸建造小居,廊岩间悠然自得。
为何不学诸葛亮,隐居草庐,笑对王侯。
为何不效仿袁安,高卧不起,远离尘世纷扰。
梦中仿佛见到鹓鸾,现实中的猿鹤令我悲凉。
我并非逋客亮,无人能承载我的怨恨。
山茅虽微,却保持高洁,雪落更显清白。
我期待你的到来,不要被世俗的污垢所困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所作的《题钱可则芡雪庵》,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钱可则在江南重建家园的感慨。首句“我家雪山下,结茅几度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雪山的怀念,以及对朋友在异地生活的想象。接着,“一朝劫火燎,身堕江南州”描述了朋友遭遇变故,流落江南的情景。
“相逢芡雪君,感慨不能休”表达了诗人与钱可则重逢时的深深感慨,对朋友的遭遇感到痛心。“我今如丧狗,狂走长包羞”以自我贬低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困境的同情和自己的无力感。接下来,诗人鼓励朋友像孔明和袁安那样保持高洁,不慕名利,隐居自守。
“鹓鸾恍入梦,猿鹤悽生愁”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最后两句“逋客亮非然,谁其执怨仇”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认为并非所有人都能像逋客那样超脱,而“山茅自高洁,得雪逾清修”则赞美了朋友的高尚品格和坚韧精神。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