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端居念远民,尽将休戚寄斯文
出处:《宣化堂》
宋 · 王闻诗
圣主端居念远民,尽将休戚寄斯文。
时来宣化堂中坐,应念田中正苦辛。
时来宣化堂中坐,应念田中正苦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圣主:指皇帝或有威望的领导者。端居:静坐深思。
远民:远方的百姓。
休戚:喜怒哀乐。
斯文:这篇文章或文化,代指治理国家的策略。
宣化堂:宣示教化的殿堂。
田中:田野之中,指农民。
苦辛:辛苦劳累。
翻译
圣明的君主深思远方的百姓,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这篇文章中。每当时机适宜,他会在宣化堂中落座,应该会想起田间劳作的人们正在辛苦耕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圣明君主对民生的关怀与理解。开篇“圣主端居念远民”表达了君主在宫中思虑着远方百姓的生活,展现了君主宽广的胸怀和深切的民本思想。“尽将休戚寄斯文”则意味着君主将国家的忧乐全都寄托于文章之中,通过文学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与理念。
“时来宣化堂中坐”一句,写出了君主在特定时刻来到宣化堂内坐下,这里所谓的“宣化”,可能指的是宣扬教化,或是指一个具体的地方。接下来的“应念田中正苦辛”则转换了视角,让人感受到农民在田间的劳动之艰辛,表明君主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有远见、深爱百姓的理想君主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