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息诗担,谯鼓更分明
出处:《泊芜湖县》
宋 · 吴龙翰
古邑苍江曲,鳞鳞华屋横。
酒楼歌妓集,渔市贩夫行。
野阔云无势,江流月有声。
桥边息诗担,谯鼓更分明。
酒楼歌妓集,渔市贩夫行。
野阔云无势,江流月有声。
桥边息诗担,谯鼓更分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古邑苍江曲”一句,设置了整个诗歌的意境。古邑指的是古老的城镇,这里被置于苍茫的江水之中,给人以历史悠久而又自然和谐共存的感觉。“鳞鳞华屋横”则描绘出房屋如同鱼鳞一般错落有致,既展现了建筑的密集,又透露出一丝生机。
“酒楼歌妓集,渔市贩夫行”两句,转向人间的欢乐与忙碌。酒楼是文人们聚会的地方,而歌妓的出现增加了一种艺术和享乐的情趣;渔市即鱼市场,贩夫则是指从事买卖的人们,这些描写反映出当地的商业活跃和生活热闹。
“野阔云无势,江流月有声”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广阔的原野上,云朵似乎失去了它们通常的威严,而是轻柔、静谧的;江水在月光下潺潺作响,给人以宁静与深远之感。
最后,“桥边息诗担,谯鼓更分明”两句,是诗人的自述。诗人在桥边放下了背负着诗笺的担子,而附近传来的鞭炮声(谯鼓)却显得更加清晰。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创作灵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宁静和艺术创作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