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归无补乞归难,白发萧疏不耐寒全文

不归无补乞归难,白发萧疏不耐寒

出处:《寄余正安
明 · 杨士奇
不归无补乞归难,白发萧疏不耐寒
又办肩舆扶老病,将随翠辇渡桑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寄余正安》其一,通过描绘主人公年老体衰、渴望归隐的情景,展现了深沉的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向往。

首句“不归无补乞归难”,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再为国家做出贡献,内心充满遗憾,却又因现实的束缚而难以实现归隐的愿望。这种无奈与痛苦,深刻地揭示了古代文人对于仕途与归隐之间抉择的复杂心理。

次句“白发萧疏不耐寒”,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主人公年老体衰的形象。白发稀疏,不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也暗示了身体的虚弱。面对严寒,他感到力不从心,这不仅是身体上的不适,也是心灵上的孤独与脆弱。

后两句“又办肩舆扶老病,将随翠辇渡桑乾”,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准备乘坐轿子,带着疾病的身体,追随皇帝的车驾,穿越桑乾河,前往理想的归隐之地。这里的“翠辇”象征着权力与荣华,而“渡桑乾”则寓意着跨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反映了主人公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人生暮年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