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孺子歌,会当濯其浊
出处:《次韵鲁直留别》
宋 · 李之仪
南北二十年,短褐足尘垢。
九仞未及泉,竭心恚地厚。
积翳开前山,月在山之颜。
目断两黄鹄,梦寐长跻攀。
我饭苦多噎,见君遽出气。
定有囊中药,痿人果知起。
枯槁洗朝露,咀嚼玉壶冰。
蔓草岂自得,香发须高陵。
齰舌真有味,辨口空齿落。
顿悟孺子歌,会当濯其浊。
允蹈固未见,能言人亦难。
得微可齐语,引置庄岳间。
大路平如掌,仁者贵安宅。
直弦为君弹,万里等寻尺。
何年纪渻子,相向犹木鸡。
肝肺已自镂,土苴非所知。
九仞未及泉,竭心恚地厚。
积翳开前山,月在山之颜。
目断两黄鹄,梦寐长跻攀。
我饭苦多噎,见君遽出气。
定有囊中药,痿人果知起。
枯槁洗朝露,咀嚼玉壶冰。
蔓草岂自得,香发须高陵。
齰舌真有味,辨口空齿落。
顿悟孺子歌,会当濯其浊。
允蹈固未见,能言人亦难。
得微可齐语,引置庄岳间。
大路平如掌,仁者贵安宅。
直弦为君弹,万里等寻尺。
何年纪渻子,相向犹木鸡。
肝肺已自镂,土苴非所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次韵鲁直留别》。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南北二十年,短褐足尘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间之久,生活之艰辛。接着“九仞未及泉,竭心恚地厚”运用比喻,形容追求理想之路的艰难,虽尽心尽力,却似乎难以触及目标。
“积翳开前山,月在山之颜”描绘了一幅山间月色的美丽景象,象征着希望与光明。而“目断两黄鹄,梦寐长跻攀”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我饭苦多噎,见君遽出气”写出了诗人因生活困苦而感到的压抑与无奈。接下来“定有囊中药,痿人果知起”暗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重获新生。
“枯槁洗朝露,咀嚼玉壶冰”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坚韧。而“蔓草岂自得,香发须高陵”则鼓励人们要不断努力,超越自我。
“齰舌真有味,辨口空齿落”表达了诗人对言辞的力量与价值的思考。最后“顿悟孺子歌,会当濯其浊”则是对未来的憧憬,期待通过学习与成长,洗净心中的污浊。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