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丧已久,民心因物迁
出处:《怀魏冢宰老先生》
明 · 童轩
道学丧已久,民心因物迁。
圣贤不复作,病俗何由痊。
勋名竞夸诈,学术纷雕镌。
坎蛙不知海,孰障西流川。
天生魏夫子,力任斯道传。
知周庶物表,心契万古前。
文章周孔学,事业皋夔贤。
从容出处间,名与日月悬。
青山赋归来,白云当窗眠。
相思徒仰止,日夕东南天。
圣贤不复作,病俗何由痊。
勋名竞夸诈,学术纷雕镌。
坎蛙不知海,孰障西流川。
天生魏夫子,力任斯道传。
知周庶物表,心契万古前。
文章周孔学,事业皋夔贤。
从容出处间,名与日月悬。
青山赋归来,白云当窗眠。
相思徒仰止,日夕东南天。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怀魏冢宰老先生》表达了对古代圣贤道统式微的忧虑,以及对魏先生这样坚守正道的人物的敬仰。诗中提到“道学丧已久”,揭示了社会风气的浮躁和道德沦丧,而“圣贤不复作”则强调了这种困境。诗人批评了当时人们追求功名虚伪的行为和学术上的雕琢,用“坎蛙不知海”比喻人们的视野狭窄。
然而,诗中也赞扬了魏先生如同魏征般的才德,他深通万物,思想深邃,文章如周公孔子般博大精深,事业堪比皋夔这样的贤臣。魏先生的从容进退,其声名如同日月般永恒。“青山赋归来,白云当窗眠”描绘出魏先生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令人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景仰之情,只能每日向东南天空遥望,寄托相思,显示出对魏先生高尚人格的深深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是对传统儒家精神的怀念和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