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全文

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

出处:《代边居行
南北朝 · 鲍照
少年远京阳,遥遥万里行。
陋巷绝人径,茅屋摧山冈。
不睹车马迹,但见麋鹿场。
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
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
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
悠悠世中人,争此锥刀忙。
不忆贫贱时,富贵辄相忘。
纷纷徒满目,何关慨予伤。
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
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

拼音版原文

shǎoniányuǎnjīngyáng

yáoyáowànxíng

lòuxiàngjuérénjìng

máocuīshāngāng

chē

dànjiàn鹿chǎng

chángsōngluòluò

qiūlǒngxíng

biāngāo

xiāoxiāoduōbáiyáng

shèngniányuèjìn

wànhèncháng

yōuyōushìzhōngrén

zhēngzhuīdāománg

pínjiànshí

guìzhéxiāngwàng

fēnfēnmǎn

guānkǎishāng

zhōng

gāohuìqīngjiāng

便biànzuò

使shǐhòucháoguāng

注释

少年:指年轻人。
京阳:京都,京城。
陋巷:狭窄破旧的小街巷。
绝人径:没有人行走的小路。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摧山冈:坐落在山冈上。
车马迹:车和马行走留下的痕迹,代指繁华。
麋鹿场:麋鹿出没的地方,形容荒凉。
长松:高大的松树。
落落:稀疏的样子。
丘陇:坟墓间的小路。
边地:边疆地区。
高木:高大的树木。
萧萧:风声,这里形容树木摇动的声音。
白杨:一种树种,常用于描述凄凉的景象。
盛年:青春年华。
日月尽:时间流逝。
一去:离开,逝去。
万恨长:无尽的遗憾。
悠悠:众多,此处形容世俗中的人很多。
锥刀忙:比喻为微小的利益而忙碌。
不忆:忘记。
贫贱时:贫穷低贱的时候。
富贵:富裕显贵。
辄相忘:就互相忘记。
纷纷:杂乱众多的样子。
徒:只,仅仅。
何关:与...有何关系。
慨予伤:我的感慨与悲伤。
一亩中:一小块田地里,比喻简朴的生活环境。
高会:聚会,欢聚。
挹清浆:倒酒,享受清冽的美酒。
遇乐:遇到快乐的事情。
作乐:享受快乐。
莫使:不要让。
候朝光:等待天亮,比喻等待时机或未来的希望。

翻译

少年远离京都的繁华,踏上遥遥数万里的行程。
偏僻的小巷无人行走,破旧的茅屋依傍在山岗上。
见不到车马往来的痕迹,只见麋鹿游荡的空地。
高大的松树稀疏挺立,坟墓间已不再有人来往。
边疆之地没有参天大树,只有一片片随风摇曳的白杨。
青春岁月匆匆流逝,一旦离去便是无尽的遗憾。
人世间的人们忙碌不停,为微薄的利益争斗不休。
他们忘记了贫贱的过去,一旦富贵便相互遗忘。
眼前纷扰的景象,与我心中的感慨又有何关联。
还不如在田间小聚,举杯共饮清澈的美酒。
遇到快乐就享受快乐,别让时光白白等待黎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京城的少年,在遥远万里的旅途中,行走在荒凉的小径旁,他所居住的是简陋不堪的茅屋,那些房屋似乎与山冈相连。诗人没有见到车马的踪迹,只看到麋鹿在野外奔跑。长松树下阴森而萧瑟,丘陵之间已无路可行。

边疆之地缺乏高大的树木,只有萧萧作响的白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悲凉。年华匆匆,日月迅速流逝,一旦离去,便留下无尽的哀愁。

诗中的“悠悠世中人”表达了一种对世人忙碌争斗的无奈感受,而“不忆贫贱时,富贵辄相忘”则透露了作者对于人情冷暖的洞察。最后几句“纷纷徒满目,何关慨予伤。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情感,以及追求内心平静和简单快乐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与哲思,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边塞行。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