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明时月与日俱阳,君子如何谪远方全文

明时月与日俱阳,君子如何谪远方

出处:《和九日溪楼远望
宋 · 赵希逢
明时月与日俱阳,君子如何谪远方
青眼相看惟旧菊,白衣不至谩空觞。
横秋过雁书晴碧,薄暮屯云带夕黄。
独倚危栏闲著句,惭无五字比韦郎。

拼音版原文

míngshíyuèyángjūnzhéyuǎnfāng

qīngyǎnxiāngkànwéijiùbáizhìmànkōngshāng

héngqiūguòyànshūqíngbáotúnyúndàihuáng

wēilánxiánzhecánwéiláng

注释

明时:清明的时代,指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候。
谪远方:被贬谪到远方,指仕途受挫,被流放到异地。
青眼相看:用青眼看待,表示欣赏或尊重。
白衣: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借指朋友或同僚。
谩空觞:空杯子摆着,形容等待而未至的人。
横秋过雁:秋天横飞的大雁。
屯云:积聚的乌云。
韦郎:韦应物,唐代诗人,这里自谦不如韦应物的才情。

翻译

在清明的时代,月亮和太阳都充满光明,君子为何被贬谪到远方。
只有旧菊花用青眼相待,无人穿白衣前来,空置的酒杯徒然摆着。
秋天的雁群带来晴朗的书信,傍晚时乌云聚集,带着淡淡的黄色。
独自倚靠栏杆,悠闲地写下诗句,惭愧自己无法写出像韦郎那样的佳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逢所作的《和九日溪楼远望》,主要描绘了在明君当政的时代背景下,一位君子被贬谪到远方的境遇。首句“明时月与日俱阳”暗含对公正时代的向往,但现实却是“君子如何谪远方”,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诗人以“青眼相看惟旧菊”自比,表达对友情的坚守,即使身处逆境,仍然期待着旧友的关怀。然而,“白衣不至谩空觞”则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前来共度佳节的遗憾,只能独自举杯,显得寂寥。

“横秋过雁书晴碧”描绘了秋天大雁南飞的景象,寓意着传递远方的思念,而“薄暮屯云带夕黄”则渲染出傍晚时分阴霾的气氛,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诗人“独倚危栏闲著句”,在寂寞中寻找创作灵感,却自谦“惭无五字比韦郎”,表示自己无法像韦应物那样写出动人的诗句,流露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和对韦应物诗才的仰慕。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友情和文学成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