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戏,死而不忘,孰则是伦
出处:《李太华死事》
明 · 霍与瑕
天作五岭,代有俊人。
冰霜其操,宁有其身。
于维太华,凤质龙鳞。
受天子命,以守海滨。
北风其寒,小丑煽尘。
凭城五年,保障斯民。
艰难葺搆,靡力不陈。
小邦憔悴,贼势孔殷。
乃捐其躯,以报紫宸。
烈烈英风,睢阳之巡。
天子轸念,恤典载伸。
峨峨太仆,涣以丝纶。
及其后嗣,咸荷陶甄。
于戏,死而不忘,孰则是伦。
于戏,我广之事今且然,孰其奋不顾身。
拯我黎氓,纾圣人南顾之频频。
余将仰叩于苍旻。
冰霜其操,宁有其身。
于维太华,凤质龙鳞。
受天子命,以守海滨。
北风其寒,小丑煽尘。
凭城五年,保障斯民。
艰难葺搆,靡力不陈。
小邦憔悴,贼势孔殷。
乃捐其躯,以报紫宸。
烈烈英风,睢阳之巡。
天子轸念,恤典载伸。
峨峨太仆,涣以丝纶。
及其后嗣,咸荷陶甄。
于戏,死而不忘,孰则是伦。
于戏,我广之事今且然,孰其奋不顾身。
拯我黎氓,纾圣人南顾之频频。
余将仰叩于苍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霍与瑕对李太华英勇事迹的颂扬。诗中描绘了李太华在面对北方敌人的侵扰时,坚守海滨,抵御外侮,保护百姓的壮举。他面对艰苦的环境和繁重的任务,不辞辛劳,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国家危难之际,李太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报答君主的恩典。
诗中提到的“太华”可能是指华山,这里借指李太华的高尚品质如同华山一般坚不可摧。"北风其寒,小丑煽尘"形象地描绘了敌人入侵的情景,而"凭城五年,保障斯民"则赞扬了李太华长期坚守岗位,保护人民安全的功绩。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李太华英勇行为的敬佩之情,称其为“烈烈英风”,并将之比作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李太华去世后,天子深感痛惜,给予了他应有的哀荣,并对其后代也给予了关怀和照顾。
最后,诗人通过“余将仰叩于苍旻”表达了对李太华精神的崇敬和对上天的祈祷,希望李太华的精神能够得到永恒的纪念和传承。整首诗通过对李太华英勇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士人忠君爱国、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