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一幅传神笔,日月双轮送客车
出处:《梁伯珩持陈太史书过镜园为馀写照赋赠二首》
明 · 邓云霄
久耽泉石厌簪裾,相访何烦太史书?五色挥毫曾梦鸟,半生弹铗不歌鱼。
丹青一幅传神笔,日月双轮送客车。
可叹容颜随岁改,更从何处访真如?
丹青一幅传神笔,日月双轮送客车。
可叹容颜随岁改,更从何处访真如?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名为《梁伯珩持陈太史书过镜园为馀写照赋赠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艺术创作的珍视。
首联“久耽泉石厌簪裾,相访何烦太史书?”以“耽”字描绘了诗人长久沉醉于山水之间,对官场名利感到厌倦。诗人认为,朋友来访无需过分繁琐,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重视。
颔联“五色挥毫曾梦鸟,半生弹铗不歌鱼。”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追求。他曾在梦中挥洒五彩之笔描绘飞鸟,而自己半生却未在琴上弹奏出歌颂鱼儿的曲调,暗示了诗人虽有才华但未能完全施展的遗憾。
颈联“丹青一幅传神笔,日月双轮送客车。”赞美了友人梁伯珩的绘画技艺,称其画作如同神笔一般,能够生动传神地描绘人物。同时,也借用了“日月双轮”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尾联“可叹容颜随岁改,更从何处访真如?”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容颜易老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真谛的追寻。诗人似乎在思考,随着年岁的增长,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不变的真理或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友情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