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尽势穷终变灭,世间万事总浮云
出处:《悲歌五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方回
忧惊喜愕梦纷纷,了了谁能白黑分。
昼夜星辰常转换,春秋草木互芳芬。
姬昌秦政今谁讳,吕洞钟权近不闻。
气尽势穷终变灭,世间万事总浮云。
昼夜星辰常转换,春秋草木互芳芬。
姬昌秦政今谁讳,吕洞钟权近不闻。
气尽势穷终变灭,世间万事总浮云。
注释
忧惊喜愕:形容情绪复杂,内心波动大。了了:清楚明白。
姬昌:周文王姬昌,商朝末年的贤明君主。
秦政:指秦始皇的统治。
气尽势穷:形容力量衰弱,无以为继。
浮云:比喻事物瞬息万变,无常。
翻译
忧虑、惊喜、惊愕交织在梦境中,纷繁复杂,又有谁能真正分辨黑白?日夜星辰不断变换,春去秋来,花草树木各自散发出芬芳。
昔日姬昌与秦政,如今还有谁会提及他们的事迹?吕洞宾和钟馗的名声也渐渐淡去。
气数已尽,势力衰微,最终都会消失,世间万物如同浮云般短暂无常。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邃哲理和历史感慨的诗作,诗人以丰富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思考。
“忧惊喜愕梦纷纷”一句,描绘了心中的忧虑、惊恐、喜悦、愕然,如同梦境般纷繁复杂。紧接着,“了了谁能白黑分”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事难以辨识的无奈感,好像在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总有人无法区分好坏。
“昼夜星辰常转换”、“春秋草木互芳芬”两句,则描绘了自然界的更迭变化和生机勃勃,暗示着万物皆有盛衰,无一永恒。
诗人接下来提及历史人物,“姬昌秦政今谁讳”、“吕洞钟权近不闻”,这里的“讳”与“闻”都是指人们对于过去的态度。姬昌即周文王,秦政是秦朝的法律制度,而吕洞、钟离则是古代著名的人物和故事。诗人似乎在问,现在还有谁会提起这些曾经辉煌而现在已经被尘封的历史。
最后,“气尽势穷终变灭”、“世间万事总浮云”,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强盛都会走向衰败,所有的事物都像浮动的云朵一样,变化无常,没有永恒。诗人以此抒发了对于历史进程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悲观哲学,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