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拂拂起燕尘,一策垂杨影外身
出处:《送孙瞻园兵宪还秦》
明 · 毕自严
西风拂拂起燕尘,一策垂杨影外身。
茹檗芳名犹在蓟,凌霜客梦已先秦。
当年筹国惭分席,此日临岐倍惨神。
闻道崤函烽火息,但逢征雁即怀人。
茹檗芳名犹在蓟,凌霜客梦已先秦。
当年筹国惭分席,此日临岐倍惨神。
闻道崤函烽火息,但逢征雁即怀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毕自严所作的《送孙瞻园兵宪还秦》。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不舍。
首联“西风拂拂起燕尘,一策垂杨影外身”,以西风起、燕尘扬的景象开篇,营造出送别的氛围。策杖行走于垂杨树下,影子投射在树影之外,既描绘了送行的场景,也隐含了离别的意味。
颔联“茹檗芳名犹在蓟,凌霜客梦已先秦”,运用了“茹檗”(苦味)和“凌霜”(耐寒)的意象,表达了友人虽历经艰难,但仍保持高洁品质的寓意。同时,“芳名”、“客梦”等词,暗示了友人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憧憬,将时空拉远,增加了诗歌的深度。
颈联“当年筹国惭分席,此日临岐倍惨神”,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提到“筹国”(筹划国家大事),表明友人曾为国家做出贡献,而“惭分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与友人并肩作战的遗憾。此日分别,更让诗人感到悲痛与不舍。
尾联“闻道崤函烽火息,但逢征雁即怀人”,转而思考友人归途的安全与未来的生活。虽然友人即将回到平静的家园,但诗人的心却因思念而无法平静。每遇南飞的大雁,都会勾起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际遇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