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全文

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

出处:《雪中寄薛郎中
唐 · 方干
野禽未觉巢枝仄,稚子先忧径竹摧。
半夜忽明非月午,前庭旋释被春催。
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气应归笔底来。
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

拼音版原文

qínwèijuécháozhīzhìxiānyōujìngzhúcuī
bànmíngfēiyuè

qiántíngxuánshìbèichūncuī
suìhuāruòzūnzhōngqīngyìngguīlái

shēnyōnghóngtīngxiānrěnjiàochóuzuòhuàhánhuī

注释

野禽:野生的鸟类。
未觉:没有察觉。
巢枝仄:巢穴所在的树枝倾斜。
稚子:小孩子。
先忧:提前担忧。
径竹摧:小路上竹子被压倒或损坏。
半夜:夜晚中间的时候。
忽明:突然变得明亮。
非月午:不是因为月亮正圆的时候。
前庭:住宅前面的庭院。
旋释:迅速地融化、消失。
被春催:被春天的气息所催促。
碎花:细碎的花瓣。
若入:如果进入。
樽中:酒杯中。
清气:清新、高雅的气质或气息。
应归:应该归属。
笔底来:从写作或书画中流露出来。
深拥:紧紧围坐。
红炉:烧得通红的火炉。
听仙乐:聆听美妙如同仙界的音乐。
忍教:怎么忍心让。
愁坐:忧愁地坐着。
画寒灰:对着寒冷的灰烬,比喻沉闷无望的境况。

翻译

野外的鸟儿还没察觉到巢穴树枝的倾斜,小孩子却已担心小路旁的竹子被压倒。
夜半时分忽然明亮并非因为月圆,前院的积雪迅速融化是被春意催促。
如果细碎的花瓣落入酒杯中,那么清新的气息应该会从笔下流淌而出。
紧紧围坐在红火炉边聆听仙乐飘飘,怎忍心让忧愁之人对着寒冷的灰烬发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野禽未觉巢枝仄,稚子先忧径竹摧”两句,通过对比野鸟尚未从宿木归巢而幼童已担忧道路被竹影所遮,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紧接着,“半夜忽明非月午,前庭旋释被春催”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深夜中突然感到一阵清明,不是因为月光照耀,而是春天的气息已悄然至,庭院中的花朵也随之绽放。这既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生机,也透露了诗人对自然节律的深刻感应。

“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气应归笔底来”两句,更是将诗人的这种自然情怀和文学创作相结合,表达了一种意境,即便是细小的花瓣,也能引发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捕捉与描绘,而那份清新之气,更应融入文字之中,成为笔下生花的灵感。

最后,“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心境。在温暖的红炉旁,他聆听着仿佛天籁般的仙乐,而对那些世间的忧愁,则选择了坐在寒冷的灰烬之上去感受,这是一种对于俗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也是诗人追求心灵净化和精神升华的一种方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