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悟得维摩法,苇渡何劳世外求
出处:《东港竹枝词》
清 · 卓肇昌
截竹编成不系舟,东涯天际水云悠。
眼前悟得维摩法,苇渡何劳世外求。
眼前悟得维摩法,苇渡何劳世外求。
鉴赏
这首诗以“东港竹枝词(其四)”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卓肇昌之手。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首句“截竹编成不系舟”,形象地展示了竹子被截取后编织成舟的情景,这舟没有绳索系住,寓意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接着,“东涯天际水云悠”,将视线拉远,描绘出广阔无垠的东海边际,水天一色,云雾缭绕,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
“眼前悟得维摩法”,维摩是佛教中的一个著名人物,此处借用“维摩法”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内心平和的境界。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在眼前的景象中领悟到的超然物外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
最后一句“苇渡何劳世外求”,意思是说,借助芦苇渡过水面,这种自然的方法已经足够,无需在外界寻找其他途径。这句话强调了自然之道的直接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法则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