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厓划然开,截作天东门
出处:《泰山道中》
清 · 洪亮吉
山人渡海来,告我山势尊。
波面日出时,与山相吐吞。
遥看不知山,谓是天有根。
峰棱破空垂,倒挂日月轮。
青冥一气中,高下固不分。
伊谁启鸿濛,当有主者存。
双厓划然开,截作天东门。
波面日出时,与山相吐吞。
遥看不知山,谓是天有根。
峰棱破空垂,倒挂日月轮。
青冥一气中,高下固不分。
伊谁启鸿濛,当有主者存。
双厓划然开,截作天东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洪亮吉在泰山道中的所见所感。他以山人自比,渡海而来,向读者传达了泰山的雄伟和壮丽。诗人通过描绘日出时分,波光与山峦相互辉映,展现出山势的磅礴和动态美。他远望泰山,仿佛天地相接,峰峦直插云霄,犹如倒挂着日月,形象生动。
诗人进一步强调,泰山深藏于青冥之气中,不分高低,暗示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的神秘力量。他提出,这样的壮观景象必定是由某种力量主宰,如同天地开辟之初的鸿蒙之力。最后,他以双崖如刀削般陡峭,象征着泰山门户大开,寓意着泰山的威严和通天达地的气势。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泰山的崇敬和对自然造化的赞叹,体现了清代山水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