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金恐不祥,守道甘沈默
出处:《少虚用前韵见贻仍答二首 其二》
宋 · 郭印
倦游思林泉,归梦空昔昔。
田无二顷良,何以充耕织。
古来贵公子,气焰熏王室。
家饶数百僮,门走三千客。
志满衅日生,坐使天夺魄。
我今安下僚,倖进无奇策。
空怀爱主心,但欠封侯骨。
跃金恐不祥,守道甘沈默。
岷山高峨峨,其下可卜宅。
地灵云物秀,似与尘凡隔。
诛茅存晚计,好在西岩北。
每逢风雨夜,念此空反侧。
田无二顷良,何以充耕织。
古来贵公子,气焰熏王室。
家饶数百僮,门走三千客。
志满衅日生,坐使天夺魄。
我今安下僚,倖进无奇策。
空怀爱主心,但欠封侯骨。
跃金恐不祥,守道甘沈默。
岷山高峨峨,其下可卜宅。
地灵云物秀,似与尘凡隔。
诛茅存晚计,好在西岩北。
每逢风雨夜,念此空反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少虚用前韵见贻仍答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倦游思林泉”直接抒发了诗人旅途劳顿后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境。接下来,“归梦空昔昔”描绘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然而现实中的困境使这种愿望无法轻易实现。
诗人感慨社会不公,“田无二顷良,何以充耕织”,暗示自己没有足够的田产维持基本生活,更别提实现耕读的理想。他批评了古代贵族子弟的骄奢淫逸,“古来贵公子,气焰熏王室”,而自己却身处低微职位,无能为力。
“志满衅日生,坐使天夺魄”揭示了社会矛盾和权力斗争导致的悲剧,诗人自知缺乏封侯的骨气,只能选择沉默。“跃金恐不祥”表达出对富贵荣华的恐惧,宁愿坚守清贫之道。他向往岷山的宁静,“岷山高峨峨,其下可卜宅”,认为那里有灵气,适合隐居。
最后,诗人决定“诛茅存晚计”,在西岩北地过上简朴的生活,每当风雨之夜,他都会怀念过去的时光,内心充满矛盾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