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不隔仙源路,诗就宁辞晷刻淹
出处:《同郯九成过玉山舟中联句》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城角初升旭日暹,舵楼东向起遐瞻。
鳌头直下痴云暗,鹢尾徐开破浪恬。
野色微明金水曲,清江隐见玉山尖。
雨收幕燕檐牙起,风飐樯乌帆腹添。
波影白翻鸥个个,烧痕青出麦纤纤。
弋来野鹜毛全蜕,笱得冰鱼口尚噞。
解箨上萌莲菂苦,泼醅新盎蜜脾甜。
避船好鸟机先识,入座江花手自拈。
未必江山惟客有,也知吏隐许吾兼。
桃花不隔仙源路,诗就宁辞晷刻淹。
鳌头直下痴云暗,鹢尾徐开破浪恬。
野色微明金水曲,清江隐见玉山尖。
雨收幕燕檐牙起,风飐樯乌帆腹添。
波影白翻鸥个个,烧痕青出麦纤纤。
弋来野鹜毛全蜕,笱得冰鱼口尚噞。
解箨上萌莲菂苦,泼醅新盎蜜脾甜。
避船好鸟机先识,入座江花手自拈。
未必江山惟客有,也知吏隐许吾兼。
桃花不隔仙源路,诗就宁辞晷刻淹。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游历玉山时所见之景,细腻生动,充满画面感。首句“城角初升旭日暹”,以晨光初照城角,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营造出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舵楼东向起遐瞻”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鳌头直下痴云暗,鹢尾徐开破浪恬”两句,通过对比鳌头下的阴暗与鹢尾划破水面的平静,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接下来,“野色微明金水曲,清江隐见玉山尖”描绘了晨光中田野与江水的朦胧之美,以及远处山峰的隐约可见,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雨收幕燕檐牙起,风飐樯乌帆腹添”则通过雨后的燕子在屋檐下活动和风吹动船帆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随后,“波影白翻鸥个个,烧痕青出麦纤纤”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鸥鸟飞翔,以及远处麦田的青绿,充满了田园诗意。
“弋来野鹜毛全蜕,笱得冰鱼口尚噞”通过猎鸟和捕鱼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息与变化。最后,“解箨上萌莲菂苦,泼醅新盎蜜脾甜”以嫩笋生长和新酿蜂蜜的甜美,寓意着新生与甜蜜的生活。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