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生意开纨素,恍然不计寒宵苦
出处:《题萧质所藏终南雪霁图》
元末明初 · 郭钰
玉龙衔烛晴光吐,怪底空檐响残雨。
南山一夜服还丹,沧浪之水总如故。
公子昨朝愁出户,锦袍围春醉歌舞。
赤脚老樵拾断薪,画史何由得深趣。
早梅回煖动精神,冻雀翻丛动毛羽。
笔端生意开纨素,恍然不计寒宵苦。
泥滑迢迢江上路,行客茅檐不少住。
世间捷径渺何许,已有扁舟候江浒。
隔浦长桥似灞陵,何如著我骑驴去。
黑貂拥醉诗思多,明日归来为君赋。
南山一夜服还丹,沧浪之水总如故。
公子昨朝愁出户,锦袍围春醉歌舞。
赤脚老樵拾断薪,画史何由得深趣。
早梅回煖动精神,冻雀翻丛动毛羽。
笔端生意开纨素,恍然不计寒宵苦。
泥滑迢迢江上路,行客茅檐不少住。
世间捷径渺何许,已有扁舟候江浒。
隔浦长桥似灞陵,何如著我骑驴去。
黑貂拥醉诗思多,明日归来为君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终南山的景象,以萧质所藏的雪霁图作为触发点。首句“玉龙衔烛晴光吐”形象生动,比喻雪后的阳光透过云层犹如龙口衔烛,明亮而温暖。次句“怪底空檐响残雨”则暗示雪后屋檐仍有滴水声,暗示天气转变。
诗人接着写到南山一夜之后,仿佛服食了仙丹,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沧浪之水总如故”,暗指自然的永恒不变。接下来,通过对比公子的春醉歌舞与老樵拾薪的生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和对画中深意的理解。
“早梅回煖动精神”描绘了早春梅花在雪后绽放,给人以生机与活力。诗人沉醉于画面中的艺术氛围,忘却了寒冷的冬夜。“冻雀翻丛动毛羽”进一步渲染了冰雪世界的动态美。
最后,诗人感慨世事如画,捷径难寻,但扁舟已备,暗示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他期待骑驴游历,享受眼前的美景,并承诺归来后将此情此景化为诗篇。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画卷的细腻描绘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