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飞胡不早,听此彫朱颜
出处:《秋居杂咏 其七》
宋 · 李弥逊
驾言出城阙,行行陟崇山。
舒怀到昭旷,未觉天地宽。
鴥彼离群雁,嘹嘹浮云端。
嗟我远兄弟,千里同岁寒。
举头不见日,况复远长安。
归飞胡不早,听此彫朱颜。
舒怀到昭旷,未觉天地宽。
鴥彼离群雁,嘹嘹浮云端。
嗟我远兄弟,千里同岁寒。
举头不见日,况复远长安。
归飞胡不早,听此彫朱颜。
注释
驾言:驾车出行。城阙:都城的城墙。
陟:攀登。
崇山:高山。
昭旷:开阔明亮。
天地宽:天地广阔。
鴥彼:孤独的。
离群雁:大雁独自飞翔。
嘹嘹:叫声清脆。
浮云端:在云端翱翔。
嗟我:我叹息。
远兄弟:远方的兄弟。
岁寒:寒冬时节。
日:太阳。
况复:更何况。
长安:古都长安。
归飞:返回。
胡不早:为何不早些。
翻译
驾车离开都城,上路攀登高山。心情舒畅至开阔之地,并未觉得天地格外宽广。
孤独的大雁振翅高飞,叫声嘹喨在云间。
感叹我和远方的兄弟,相隔千里共度严寒。
抬头看不见太阳,更何况远离京都长安。
为何不早早归去,听着这使我衰老的哀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秋居杂咏》之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兄弟而产生的情感。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怀念之情。
首句“驾言出城阙”,意指驾起车马离开城市,这里的“言”字有言语、交通两层含义,既表达了离别的心绪,也预示着将要开始的一段旅程。接下来的“行行陟崇山”,则是描写诗人在高山间的行进,通过对山势的描写,映衬出内心的不平静。
第三句“舒怀到昭旷,未觉天地宽”,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虽然得到了舒展,但却没有感觉到外界广阔的意境。这里的“舒怀”指的是放宽心怀,而“未觉天地宽”则是说即使如此,也没能体会到世界的辽阔。
紧接着,“鴥彼离群雁,嘹嘹浮云端”,通过对孤鸿离群和云端鸣叫声音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里的“鴥”指的是孤鸿,而“嘹嘹”则是形容鸿雁的声音。
第六句“我远兄弟,千里同岁寒”,直接表露了诗人对于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在这句中,“嗟我”是感叹词,表达了深切的情感,而“千里同岁寒”则强调了与兄弟之间虽然相隔遥远,但共同经历着时间流逝带来的孤寂和寒冷。
第七句“举头不见日,况复远长安”,通过对天空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失落。这里的“举头”指的是抬头向上看,而“不见日”则是因为阴云密布或情绪低沉而未能看到阳光。
末尾两句“归飞胡不早,听此彫朱颜”,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急迫和对远方音信的渴望。这里的“ 彫朱”是指古代书信中用红色墨水写成的字迹,而“颜”则是指面容,也隐含着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