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全文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

唐 · 宋之问
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
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
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

注释

赠秩:授予官职及相应的品级。
徽章:象征荣誉身份的标志。
洽:周到,隆重。
求书:请求或索要文稿。
秘草:机密或私人的草稿。
客:宾客。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短暂或易逝。
尽:散去,结束。
人:此处指众人。
逐:随着。
夜舟:夜晚的船,暗指离开或隐退。
蒿里:坟地,常用来指代死亡之地。
衣冠送:穿着正式服装送葬,表示尊重。
松门:松树环绕的墓门,象征庄严与永恒。
印绶:官印和系印的丝带,代表官职和身份。
谁知:谁知道,意指意想不到。
杨伯起:东汉名士杨震的字,这里泛指清廉高尚之人。
今日:现在,当今。
重哀荣:再次获得哀悼与荣耀,哀荣通常指死后尊荣。

翻译

赐予官阶和徽章仪式隆重,请求的机密草稿已然完成。
宾客如同清晨的露水般散去,人们在夜晚乘舟离去,心怀惊恐。
在蒿草丛生的坟地以衣冠作为祭奠,松树环绕的墓门有官印和绶带相迎。
谁能想到杨伯起这样的人,今天会再次受到哀悼与荣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的深情。首句“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表明朋友间的礼物交换以及对知识的共同追求,透露出作者与受赠者之间的情谊非凡。

接着,“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则描绘了离别时的急促和仓促,旅人跟着晨露匆忙而去,而其他的人则在夜幕降临时被船声所惊扰。这两句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紧迫,而且也传递出一种无奈和急切。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这两句诗更增添了一份离别的仪式感。朋友们在荒凉的野外(蒿里)为他送行,而他则在松林之下接受着友人的欢送。这里的“印绶”指的是官员的符节或印章,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最后,“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这两句诗中的“杨伯起”可能是作者对受赠者的尊称或者笔名,而“今日重哀荣”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在今天能够再次获得荣耀的感慨。这里的“哀荣”并非贬义,反而是一种对友人深情和赞赏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