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怀感处,此地倍魂消
出处:《青山晚望》
唐 · 许棠
昔人怀感处,此地倍魂消。
四海经摇落,三吴正寂寥。
风移残烧远,帆带夕阳遥。
欲继前贤迹,谁能似隐招。
四海经摇落,三吴正寂寥。
风移残烧远,帆带夕阳遥。
欲继前贤迹,谁能似隐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人:过去的人们。怀感:心生感慨。
此地:这个地方。
倍魂消:加倍地让人心神消散。
四海:泛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经摇落:经历衰败、变迁。
三吴:古代对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统称,包括吴郡、吴兴、会稽三郡。
正寂寥:正值寂静、空旷。
风移:风吹动。
残烧:燃烧后的余烬。
远:远离。
帆带:船帆伴随着。
夕阳遥:夕阳远处。
欲继:想要继续。
前贤:前辈的贤者。
迹:足迹,这里指道路或成就。
谁能似隐招:谁能像他们一样归隐而招人景仰呢?。
翻译
往昔人们感慨之地,此处更令人销魂落魄。天下历经凋零变迁,江南三吴之地也一片沉寂空旷。
风儿吹送着余烬渐行渐远,船帆带着夕阳显得格外遥远。
想要追随前代贤者的足迹,谁又能像他们那样归隐招遥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寂的情感,诗人站在青山之下,晚风中回忆着往昔。"昔人怀感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而"此地倍魂消"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思念之情,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情感愈发强烈。
"四海经摇落,三吴正寂寥"中,“四海”指代广阔无垠的世界,“三吴”则特指古代的吴国地域,即今天的江苏、安徽一带。这里通过“摇落”和“寂寥”的字眼,描绘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萧索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静。
"风移残烧远,帆带夕阳遥"一句,诗人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晚风吹拂着树木,远处的烟火也逐渐消散。同时,船上的帆也随着夕阳一起移动,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也暗示了一种时光流转、物事无常的情感。
"欲继前贤迹,谁能似隐招"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古代贤士的足迹,但又感到难以企及。这里的“隐招”指的是那些不为世人所知晓的高尚之举或隐逸之人。诗人通过这种表述,表现出对过往文化英雄的敬仰和自己能力不足的自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