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著语竞挽住,轩翥九万程全文

著语竞挽住,轩翥九万程

出处:《题同年郭丞遁斋
宋 · 舒邦佐
清江子郭子,作斋以遁名。
傍人或不解,谓将抛尘缨。
著语竞挽住,轩翥九万程
吾闻遁之象,山止而天行。
止如子綦木,行如亚夫兵。
养静以须动,渊嘿藏雷声。
乃识个中趣,非专隐遁情。
虽然遁六爻,四阳理分明。
虽有艮在内,二阴要研精。
尾厉苟不审,嘉肥何由亨。
艮斋谢夫子,江南老先生。
君斋虽名遁,三爻自艮萌。
南丰一瓣香,好请子细评。
再拜若有得,为语年弟兄。

鉴赏

这首宋诗《题同年郭丞遁斋》是舒邦佐所作,诗人通过对友人郭子建造“遁斋”以隐逸避世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生活方式的独特见解。首句“清江子郭子,作斋以遁名”点出友人的名字和斋名,暗示他追求的是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

“傍人或不解,谓将抛尘缨”表明周围的人对此可能不理解,认为他可能放弃尘世的功名。然而,“著语竞挽住,轩翥九万程”又暗示郭子的言论深具吸引力,能让人留连忘返,如同鸟儿展翅高飞。

诗人接着引用“遁之象,山止而天行”的哲学意象,强调隐逸并非完全停止,而是像山静止而天空行云般自在。郭子的隐居生活既有静态的修养,又有动态的智慧。

“止如子綦木,行如亚夫兵”运用比喻,说明郭子既能静心如木,又能行动如军事家,体现了隐逸中的智慧与策略。接下来,诗人指出真正的隐逸之道在于动静结合,静中蓄势待发,如同深渊沉默却蕴含雷鸣。

最后,诗人以“南丰一瓣香,好请子细评”邀请对方深入探讨,表达对郭子隐逸生活的赞赏,并以“再拜若有得,为语年弟兄”结语,希望郭子能将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同样志同道合的朋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郭子的遁斋生活,揭示了隐逸背后的智慧和哲理,而非单纯的逃避现实。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