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却须常自勉,勿容凡子得同游
出处:《表侄江坰种竹名筠坡来求诗》
宋 · 陆游
奉常遗绪冷如秋,闭户知君颇好修。
千里可嗟妨晤语,两书犹喜免沉浮。
但令有竹能医俗,何患无天可寄愁。
一事却须常自勉,勿容凡子得同游。
千里可嗟妨晤语,两书犹喜免沉浮。
但令有竹能医俗,何患无天可寄愁。
一事却须常自勉,勿容凡子得同游。
注释
奉常:古代官职,负责祭祀和礼乐。遗绪:前人的遗风或传统。
秋:比喻清冷、寂静。
修:修养,修炼。
晤语:面对面交谈。
两书:指书信。
沉浮:比喻情感的波动或世事的起落。
医俗:净化世俗,提升品格。
愁:忧虑,烦恼。
一事:一件事。
自勉:自我激励,自我鞭策。
凡子:平凡的人。
翻译
祭祀官的遗风清冷如秋天,你闭门独处也显出你的修身之道。即使相隔千里,我们也只能感叹无法面对面交谈,但幸亏书信能让我们免于情感的起伏不定。
只要有竹林可以净化世俗,何必担心没有天地可以寄托忧愁。
有一件事你需要常常自我激励,那就是不让平凡之人与你同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为《表侄江坰种竹名筠坡来求诗》。诗中表达了对表侄江坰种竹修心的赞赏,以及对他们之间因距离而难以见面的感慨。诗人欣慰于通过书信交流,可以避免世俗的浮沉,强调了竹子的高洁品质能净化人心,暗示了竹子象征着高尚情操。诗人鼓励表侄保持这种品性,不要被平凡之人影响,要自我砥砺,坚守高洁。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亲情的关怀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