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璧沉海气,待珠开夜光
出处:《八月十七夜待月》
明 · 沈周
候月月不出,引醪兼话长。
柳黄延返照,苧白应新凉。
恶璧沉海气,待珠开夜光。
我罍犹未耻,愿早贲林堂。
柳黄延返照,苧白应新凉。
恶璧沉海气,待珠开夜光。
我罍犹未耻,愿早贲林堂。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八月十七夜待月》描绘了诗人月下独酌的情景。首句“候月月不出”,表达了对月亮的期待和月出未至的焦急。接着,“引醪兼话长”写诗人借酒消磨时光,与人或自我对话,显得孤独而深沉。
“柳黄延返照”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在柳树上,暗示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临近。“苧白应新凉”则通过柳叶的色彩变化和初秋的凉意,渲染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恶璧沉海气”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深海中的明珠,暗示其神秘而深邃,令人期待。“待珠开夜光”进一步强调诗人对月出的期盼,希望月光如明珠般照亮黑夜。
最后两句“我罍犹未耻,愿早贲林堂”中,“罍”是古代盛酒的器皿,诗人以未尽的酒杯自嘲,表示自己并不以此为耻,反而期待能早点在林间厅堂中与月亮共赏,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相聚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核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等待月出时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