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丸起病瘠,鲙虫随泄呕
出处:《赠陈君景初》
宋 · 王安石
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
神膏既傅之,顷刻活残朽。
昔闻今则信,绝伎世尝有。
堂堂颍川士,察脉极渊薮。
珍丸起病瘠,鲙虫随泄呕。
挛足四五年,下针使之走。
一言傥不合,万金莫可诱。
又复能赋诗,往往吹琼玖。
卷纸誇速成,语怪若神授。
名声动京洛,踪迹晦莨莠。
相逢但长啸,遇饮辄掩口。
独醒竟何如,无乃寡俗偶。
顾非避世翁,疑是壁中叟。
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
神膏既傅之,顷刻活残朽。
昔闻今则信,绝伎世尝有。
堂堂颍川士,察脉极渊薮。
珍丸起病瘠,鲙虫随泄呕。
挛足四五年,下针使之走。
一言傥不合,万金莫可诱。
又复能赋诗,往往吹琼玖。
卷纸誇速成,语怪若神授。
名声动京洛,踪迹晦莨莠。
相逢但长啸,遇饮辄掩口。
独醒竟何如,无乃寡俗偶。
顾非避世翁,疑是壁中叟。
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个医生的高超医术和诗人的才华,通过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表达了诗人对于医生技艺的赞赏以及自己文艺追求的自信。
首先,诗人提到医生华佗的神奇医术,能够割开病人的内脏进行治疗,然后用神膏涂抹,使得病患迅速康复。这是对古代名医华佗技艺的一种颂扬。接着,诗人赞美堂堂有道之士(指陈君景)的医学造诣,能够深入探究脉象,诊断疾病,并用珍丸、针灸等方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在表达对医术的钦佩之后,诗人转而谈及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信。诗中写道:“又复能赋诗,往往吹琼玖。”这是说诗人能够即兴创作出美妙绝伦的诗篇,如同神授一般。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显示了他对自己艺术成就的肯定。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的名声在京洛之间广为传颂,但他却选择了退隐的生活,对于世俗纷争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诗中“独醒竟何如,无乃寡俗偶”表达了诗人超脱红尘、保持独立自我的态度。而结尾处,“安得斯人术,付之经国手”则是希望这种高超的医术能够传承下去,为国家所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医学和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了他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