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暑湿倦行役,依投得禅关全文

暑湿倦行役,依投得禅关

宋 · 汪藻
暑湿倦行役,依投得禅关
空堂纳清风,坐见香霏还。
积水共天远,高僧与云闲。
传闻扁舟人,宿昔庐兹山。
姝者已千载,诸峰高烟鬟。
当时功名成,止在谈笑间。
今岂无国士,宸游一何艰。
凭高望行朝,小雨犹斑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暑湿而疲惫,在旅途中偶然投宿于禅院的情景。首句“暑湿倦行役”直接点明了诗人旅途劳顿的状态,而后一句“依投得禅关”则表达了诗人对禅院的依赖和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接着,诗人通过“空堂纳清风,坐见香霏还”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禅院内的宁静氛围,清风徐来,香烟袅袅,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进一步,“积水共天远,高僧与云闲”两句,将视线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水天相接,高僧与云雾相伴,更添了几分超凡脱俗之感。

“传闻扁舟人,宿昔庐兹山”则引入了一个传说故事,扁舟人在某日曾在此山中停留,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接下来,“姝者已千载,诸峰高烟鬟”两句,将时间拉长,千载以来,山峰依旧,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而“当时功名成,止在谈笑间”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去功成名就的轻松态度,似乎一切成就都在不经意间的谈笑之中获得。

最后,“今岂无国士,宸游一何艰”两句,诗人由个人的感慨转向对国家的忧虑,询问当今是否仍有国之栋梁,但帝王的巡游却如此艰难。这种忧虑不仅关乎个人命运,也触及了国家治理的深层问题。“凭高望行朝,小雨犹斑斑”则以景结情,站在高处遥望朝廷,虽有小雨斑斑,却也象征着希望与困难并存的现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