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里苦不通,寄书如弃捐
出处:《蕲口道中三首 其二》
宋 · 王令
稍稍江上雨,声入窗壁寒。
悄悄舟中人,曲肘自枕眠。
安卧不成寐,起坐浩长叹。
离家日逾百,行路忽巳千。
昔与燕俱来,今见北雁还。
道里苦不通,寄书如弃捐。
风水相喷薄,归期渺无端。
空令秋夜梦,反覆如循环。
悄悄舟中人,曲肘自枕眠。
安卧不成寐,起坐浩长叹。
离家日逾百,行路忽巳千。
昔与燕俱来,今见北雁还。
道里苦不通,寄书如弃捐。
风水相喷薄,归期渺无端。
空令秋夜梦,反覆如循环。
注释
稍稍:微微。江上:江面。
雨:雨点。
声:声音。
入:穿透。
窗壁:窗户。
寒:寒冷。
悄悄:静悄悄。
舟中人:船上的乘客。
曲肘:蜷缩手臂。
枕眠:枕着手臂睡觉。
安卧:想要安睡。
不成寐:难以入睡。
起坐:起身。
浩长叹:深深叹息。
日逾百:超过百天。
行路:行走的路程。
忽巳千:忽然已达千里。
昔:过去。
燕:燕子。
俱来:一起来。
北雁还:北雁南归。
道里:道路。
苦不通:艰难难寻。
如弃捐:仿佛被抛弃。
风水:风和水。
渺无端:遥不可及。
空令:只能让。
秋夜梦:秋天的梦境。
反覆:反复。
循环:循环往复。
翻译
微微细雨洒在江面,声音透过窗户带来阵阵寒意。舟中的人悄无声息,蜷缩着胳膊枕着手臂入睡。
尽管想要安睡,却难以入眠,只能起身长叹。
离家的日子已超过百天,行走的路程忽然已达千里。
过去我们一起跟随燕子来到这里,如今只见北雁南归。
道路艰难难寻,想寄信回家也仿佛被抛弃。
风和水相互冲击,归期遥不可及。
这秋天的夜晚,只能在梦中反复思念,循环无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的江上舟中,听着雨声侵入窗壁,感到寒冷和孤独。舟中的人曲肘自枕而眠,而诗人却无法安寝,不时发出浩长的叹息。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离愁与无尽的旅途疲惫,已经离开家乡百余日,行路更是忽然千里。
昔日与友人燕飞而来,但如今见到的只有北归的大雁,这些都是对远方无法通讯和书信往返困难的隐喻。诗中“道里苦不通,寄书如弃捐”表达了信息隔绝的痛苦,以及书信难以送达的心境。
风水相激,归期渺茫无端,让人感到无尽的孤独和迷茫。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梦境的描写,反复循环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和寂寞。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怀念之情的旅途诗篇,展示了诗人对于家乡、亲人以及友情的渴望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