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林下觅春春已晚,绿杨枝暗不通鸦全文

林下觅春春已晚,绿杨枝暗不通鸦

宋 · 宋祁
北平心计尽红牙,五日雕鞍暮到家。
林下觅春春已晚,绿杨枝暗不通鸦

注释

北平:指北京,明朝时的首都。
心计:心思、策略。
红牙:形容马嚼子等装饰物的红色。
雕鞍:雕刻有精美图案的马鞍。
暮:傍晚。
林下:树林之中。
觅春:寻找春天。
绿杨:绿色的柳树。
枝暗:枝叶茂密。
不通鸦:连乌鸦都无法通过。

翻译

北平城中的算计和谋划都已结束,五天的旅程骑着雕鞍在傍晚回到家。
在树林中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已经迟来,绿色的杨树枝叶繁茂,连乌鸦都无法飞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和晏太尉西园晚春》。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初夏时节游历西园时的心境与情感。

“北平心计尽红牙”,这里的“北平”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理概念,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地区。“心计”则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对美好景致的期待和盘算。而“红牙”则是对春日晚照下树木尖端被阳光映照所呈现出的鲜明色彩的描绘,这些生动的字眼让人仿佛能看到那耀眼的景象。

接下来,“五日雕鞍暮到家”,“五日”可能是指诗人游历归来的时间,到了傍晚时分,而“雕鞍”则是装饰华丽的马鞍,这里也透露出了一种疲惫而又满足的心情。

第三句“林下觅春春已晚”,诗人在树林中寻找春天的踪迹,但发现春天已经过去了。这不仅是在描述自然景象,更是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惆怅。

最后,“绿杨枝暗不通鸦”,“绿杨枝”描绘的是树木茂密的景象,而“暗不通鸦”则意味着连乌鸦都无法穿行其中,这里形容了春天林间的幽深与宁静。同时,乌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时被赋予不详之意,诗人或许也在表达一种对周遭环境的警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活动交织,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春日游历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