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云驰雨自东上,西风斗猛云还收
出处:《和谢舍人荐震》
宋 · 梅尧臣
盛夏万物当长养,骄阳不雨谁为忧。
天无纤云野赪色,草木焦卷如经秋。
南阳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
斋精洁虑祠望内,僚属奔从无停辀。
谩取诗言占离毕,徒依风俗验鸣鸠。
忽闻郡北直百里,岑岑岐笠藏灵湫。
持牲遣吏诣其下,俎豆未彻升阴虬。
电光划划绕岩壁,雷声隐隐生山陬。
拥云驰雨自东上,西风斗猛云还收。
神龙蓄志未发泄,明日更与顽阳雠。
黤霭阴黑若卷海,联绵霹雳能破仇。
沃然原隰洗妖气,浩尔沟渎扬平流。
九谷有登百姓喜,蜿蜒歆祀神何羞。
天无纤云野赪色,草木焦卷如经秋。
南阳太守自引咎,不以天时为怨尤。
斋精洁虑祠望内,僚属奔从无停辀。
谩取诗言占离毕,徒依风俗验鸣鸠。
忽闻郡北直百里,岑岑岐笠藏灵湫。
持牲遣吏诣其下,俎豆未彻升阴虬。
电光划划绕岩壁,雷声隐隐生山陬。
拥云驰雨自东上,西风斗猛云还收。
神龙蓄志未发泄,明日更与顽阳雠。
黤霭阴黑若卷海,联绵霹雳能破仇。
沃然原隰洗妖气,浩尔沟渎扬平流。
九谷有登百姓喜,蜿蜒歆祀神何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谢舍人荐震》,通过对盛夏时节干旱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南阳太守应对旱情的赞赏。诗中描述了骄阳似火、草木枯焦的场景,太守主动承担责任,斋戒洁净以祭祀祈雨,僚属纷纷响应。接着,诗人通过雷电交加、风雨突至的自然变化,预示着神灵的力量即将解除旱情。最后,雨后大地焕然一新,五谷丰登,百姓欢欣,神灵的祭祀也显得正当其时。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既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祈雨仪式成功的喜悦。梅尧臣以诗言志,寓理于景,展现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