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杖藜过悬崖,投足澄百虑全文

杖藜过悬崖,投足澄百虑

出处:《宿归宗赠轼老
宋 · 李彭
平生丘壑心,祇园多幽趣。
杖藜过悬崖,投足澄百虑
涓涓一滴泉,湛湛三危露。
渊源自曹溪,甘腴胜牛乳。
诸峰罗孙宁,一一尊鼻祖。
法筵碧眼人,家世本鄠杜。
紫枢与黄閤,去天才尺五。
不为世网婴,粲可叶心素。
绳床作禅定,大音响韶濩。
应梦先补陀,祝发得玉斧。
我来心眼明,意气谐律吕。
金地雨曼殊,天香绕巾屦。
明当整归鞍,天末蜚鸿度。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宿归宗赠轼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祇园中漫步,感受其幽静之美,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诗中以自然景观和佛教元素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平生丘壑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接着“祇园多幽趣”点明了游览地点的特色。通过“杖藜过悬崖”、“投足澄百虑”,诗人借行走于险峻之地,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平静。随后,“涓涓一滴泉,湛湛三危露”描绘了清泉与晨露的纯净,象征着内心的清澈与纯净。

“渊源自曹溪,甘腴胜牛乳”将泉水与佛教圣地曹溪相联系,寓意着精神上的滋养与满足。接下来,“诸峰罗孙宁,一一尊鼻祖”则以山峰比喻众多的佛门弟子,各自尊崇着佛法的源头。

“法筵碧眼人,家世本鄠杜”提到僧侣们的智慧与传承,暗示佛法的深远与广博。“紫枢与黄閤,去天才尺五”则以天界之高远,比喻佛法的深奥与神圣。

“不为世网婴,粲可叶心素”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超越,以及内心的纯净与光明。最后,“绳床作禅定,大音响韶濩”描绘了修行者在禅床上静坐冥想的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和谐与宁静。

“应梦先补陀,祝发得玉斧”可能是指诗人希望在梦中得到佛法的启示,以及通过修行获得解脱。全诗以“我来心眼明,意气谐律吕”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深刻感悟,以及与自然、佛法的和谐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佛教元素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