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予语之道,诚者非思诚
宋 · 洪咨夔
窈深青城路,逢仙不知名。
悠然拾瑶草,天风飐双缨。
进予语之道,诚者非思诚。
谷神以虚应,万物同一灵。
是谓众妙门,古今未尝扃。
悠然拾瑶草,天风飐双缨。
进予语之道,诚者非思诚。
谷神以虚应,万物同一灵。
是谓众妙门,古今未尝扃。
注释
窈深:幽深的。青城路:青城山的道路。
逢:遇见。
仙:仙人。
不知名:不知道名字。
悠然:悠闲的样子。
瑶草:珍贵的草药。
天风:自然的清风。
飐:吹动。
双缨:双冠帽带。
进予:传授给我。
语之道:言语的真谛。
诚者:真诚的人。
非思诚:并非仅靠思考就能实现真诚。
谷神:山谷之神。
虚应:空灵回应。
万物:所有事物。
同一灵:共享同一精神。
众妙门:众妙之门。
古今:从古至今。
未尝扃:从未关闭。
翻译
在幽深的青城山路上,遇见仙人却不知其名。悠闲地捡起瑶草,清风轻轻吹动着我的双冠帽带。
他传授我言语的真谛,真诚并非仅靠思考就能实现。
山谷之神以空灵回应,万物共享同一精神。
这就是众妙之门,自古至今从未关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青城山中幽深的小路上,偶遇仙人却未识其名的神秘情境。诗人悠然自得地采摘瑶草,感受到天风轻轻吹动头上的双缨,仿佛与自然和谐共处。仙人赠言,强调诚实的重要性,指出谷神以虚空之心接纳万物,万物皆有灵性。诗人将此境比作通向众妙之门,认为这是自古以来就未曾关闭的秘密智慧。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道家思想的领悟和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