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遗言宁友重,济南名士得儿贫
明 · 王世贞
秋杪鸿书悲自论,死生今旦见情真。
君看落落游梁者,我识沾沾御李人。
稷下遗言宁友重,济南名士得儿贫。
相看自有山公在,莫遣刘标著论新。
君看落落游梁者,我识沾沾御李人。
稷下遗言宁友重,济南名士得儿贫。
相看自有山公在,莫遣刘标著论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余将梓于鳞集适殿卿左史贻书见慰因及此君身后怆尔作答兼呈殷相公》。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逝去生命的感慨。
首句“秋杪鸿书悲自论”,描绘了秋天末尾,鸿雁南飞,诗人通过鸿书寄托哀思,自述内心的悲痛。接着,“死生今旦见情真”一句,点明了生死离别的真实情感,强调了面对生死时的真情流露。
“君看落落游梁者,我识沾沾御李人。”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落落游梁者”与“沾沾御李人”进行对比,前者形容志趣高远、不随波逐流的人,后者则指那些过于世俗、追求功利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现象的批判。
“稷下遗言宁友重,济南名士得儿贫。”这两句提到稷下学宫的遗风与济南名士的境遇,表达了对古代学术氛围的怀念以及对当今社会中名士贫困现状的感慨。
最后,“相看自有山公在,莫遣刘标著论新。”引用历史典故,以山涛(字巨源)和刘伶(字伯伦)为例,山涛为知音,刘伶为酒徒,诗人希望在友人去世后,能有人继续传承其精神,避免新的论调取代旧有的友情和理解。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