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不买陶潜醉,别有醍醐露一杯
明 · 释函是
闻道重阳白社开,德云不在妙高台。
尽教鱼跃鸢飞去,识得长天秋水来。
贝叶肯和霜叶脱,昙花应傍菊花栽。
金钱不买陶潜醉,别有醍醐露一杯。
尽教鱼跃鸢飞去,识得长天秋水来。
贝叶肯和霜叶脱,昙花应傍菊花栽。
金钱不买陶潜醉,别有醍醐露一杯。
鉴赏
这首诗以“九日洪少宰西岩袁都宪特丘放生小持船赋此却寄”为背景,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诗中描绘了重阳佳节时分,白社聚会的场景,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闻道重阳白社开,德云不在妙高台”,点明了节日与聚会的主题,白社的开放象征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德云不在妙高台”则暗示了真正的道德与精神追求并非局限于外在的高台之上,而是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
颔联“尽教鱼跃鸢飞去,识得长天秋水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鱼跃鸢飞象征着生活的忙碌与变化,而“识得长天秋水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平静与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强调了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心灵宁静的重要性。
颈联“贝叶肯和霜叶脱,昙花应傍菊花栽”,通过对比贝叶与霜叶、昙花与菊花,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形态的美与短暂,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珍贵。贝叶与霜叶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并存;昙花与菊花的搭配,则象征着美好与永恒的结合。
尾联“金钱不买陶潜醉,别有醍醐露一杯”,以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真正精神满足的追求,即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非物质财富所能带来的短暂欢愉。醍醐露象征着精神上的滋养与启迪,强调了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富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