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守者犹可奇,柱杖敲门索新跋
出处:《题江乡秋晚图》
元 · 萨都剌
沙头潮下秋水枯,云山落日云模糊。
草堂远近路长驱,萧萧行李行人孤。
蹇驴渡桥归思急,村南村北天秋色。
何者相呼鸡犬声,山前山后烟树立。
江风水面吹残莎,打鱼小艇如飞梭。
何人荡桨立船尾,钓者船头腰半驼。
小李将军不可作,粉壁流传愁剥落。
石门守者犹可奇,柱杖敲门索新跋。
京口绿发参军郎,见君此画心即降。
携家便欲上船去,买鱼煮酒扬子江。
草堂远近路长驱,萧萧行李行人孤。
蹇驴渡桥归思急,村南村北天秋色。
何者相呼鸡犬声,山前山后烟树立。
江风水面吹残莎,打鱼小艇如飞梭。
何人荡桨立船尾,钓者船头腰半驼。
小李将军不可作,粉壁流传愁剥落。
石门守者犹可奇,柱杖敲门索新跋。
京口绿发参军郎,见君此画心即降。
携家便欲上船去,买鱼煮酒扬子江。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题江乡秋晚图》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江边乡村的画面。首句“沙头潮下秋水枯”,写出了潮水退去后水面显得干涸,透露出一种萧瑟的气氛。接着,“云山落日云模糊”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山峦和云雾,给人以朦胧而静谧的感觉。
“草堂远近路长驱,萧萧行李行人孤”两句,通过行人的孤单身影和远方草堂,展现出旅途的寂寥。随后,“蹇驴渡桥归思急”进一步强化了游子急于归家的心情,而“村南村北天秋色”则点明了季节和环境。
画面中,渔舟轻快地穿梭在江面,“打鱼小艇如飞梭”,形象生动。诗人观察细致,连钓鱼者的姿态也入诗:“钓者船头腰半驼”,形象刻画出垂钓者的专注与疲惫。接下来,诗人借“小李将军不可作,粉壁流传愁剥落”表达了对画中人物命运的感慨,暗示其才华未得施展。
最后,诗人被画作所打动,想象自己“携家便欲上船去”,在扬子江畔买鱼煮酒,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江乡秋晚的宁静与诗意,以及诗人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