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禽一兽固已别,硬羽软毛非笔模
出处:《薛九宅观雕狐图》
宋 · 梅尧臣
蜀中处士李怀衮,手画皂雕擒赤狐。
猛爪入颊觜迸血,短尾㒔㑛穷蹄铺。
雕争怒力狐争死,二物形意无纤殊。
一禽一兽固已别,硬羽软毛非笔模。
入君此室见此图,如在原野从驰驱。
猛爪入颊觜迸血,短尾㒔㑛穷蹄铺。
雕争怒力狐争死,二物形意无纤殊。
一禽一兽固已别,硬羽软毛非笔模。
入君此室见此图,如在原野从驰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李怀衮:蜀中隐士的名字。皂雕:黑色的雕。
赤狐:红色的狐狸。
颊觜:脸颊和嘴角。
短尾:狐狸的尾巴。
蹄铺:狐狸逃跑时的动作。
雕争怒:雕奋力反抗。
形意:形态和意志。
笔模:绘画的模型,这里指相似的描绘方式。
原野:广阔的田野。
驰驱:疾驰追逐。
翻译
蜀中的隐士李怀衮,亲手绘制了一幅黑雕捕获红狐的画。黑雕的利爪深深刺入狐狸的脸颊,鲜血从嘴角喷出,狐狸的短尾巴挣扎着,尽力逃跑。
雕和狐都拼尽全力,生死相搏,两者的形态和意志没有丝毫差别。
一只鸟和一只兽虽然不同,但硬羽毛与柔软皮毛无法用笔墨描绘出来。
当你在这间屋子里看到这幅画,仿佛置身于广阔的田野之中,亲眼目睹那追逐的场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薛九宅观雕狐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狩猎场景。诗人通过蜀中处士李怀衮的手绘画作,展现了皂雕(一种猛禽)捕获赤狐的激烈瞬间。画面中,雕的利爪深深刺入狐的面颊,导致狐狸嘴角溢出鲜血,而狐狸则竭尽全力挣扎,尾巴短促地摆动,试图逃脱。两者在生死搏斗中的形态和意志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一为飞禽一为走兽,但画家的笔下却栩栩如生,仿佛让读者置身于原野之中,亲眼目睹这场狩猎。
诗人通过对这幅画的赞叹,不仅赞赏了李怀衮的技艺,也表达了对自然生态和生命斗争的深刻观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艺术与现实的交融,以及对生活细节的细腻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