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秦笑周孔,此道彼为迂
居巢与处穴,此外将焉图。
世道日沦降,人心良亦殊。
非徒徇雕采,巧伪相萦纡。
夫子抱真性,乃在玄牝初。
持心远矫亢,应物随空虚。
直道行若拙,正言谋恒疏。
仪秦笑周孔,此道彼为迂。
怡然养吾真,天命其何如。
鉴赏
这首诗《养拙斋》由明代诗人吴实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个体道德坚守的深刻洞察。
首句“大朴本无物,淳风轶唐虞”以“大朴”象征原始的自然状态,而“淳风轶唐虞”则赞美了远古时代淳朴的社会风尚,暗含对现代社会风气衰败的感慨。接下来,“居巢与处穴,此外将焉图”则指出人们在选择居住方式时,似乎只能在巢穴与洞穴之间做出选择,隐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只能选择最简单或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来逃避现实。
“世道日沦降,人心良亦殊”揭示了世道人心的变迁,世道日渐堕落,人心也变得各异,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道德滑坡的忧虑。接着,“非徒徇雕采,巧伪相萦纡”批评了人们为了追求表面的华丽和技巧的巧妙,不惜牺牲真实和真诚,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
“夫子抱真性,乃在玄牝初”引用孔子的思想,强调真正的道德和本性应当从内心深处,即“玄牝”(道家哲学中的概念,指生命的源头)开始培养和坚守。这表明作者推崇内在的道德修养,而非外在的装饰和技巧。
“持心远矫亢,应物随空虚”意味着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谦逊,顺应万物而不强求,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直道行若拙,正言谋恒疏”则进一步阐述了坚守正直之道,即使显得笨拙,也不违背自己的原则;在表达意见时,即使显得疏远,也要坚持真理。这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操守的坚持和对个人独立性的尊重。
“仪秦笑周孔,此道彼为迂”借用历史上的辩论,指出像张仪、苏秦这样的纵横家嘲笑周公、孔子的传统道德观念,认为他们的道路过于迂腐。这里表达了对传统道德价值的认同和对现代功利主义倾向的批判。
最后,“怡然养吾真,天命其何如”表达了作者在平静中滋养真实的自我,顺从天命的态度。他相信,只要坚守本真,顺应自然,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道德、人性和生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