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全文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宋 · 苏轼
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
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

拼音版原文

zàitiánjiānhánpàoyǒuzhēnpēng

chángzhīzhéjiǎodǐngzhǔhuāmànjīng

zhōngniánshīwèixiǎngxiàngshēng

shuízhīnányuèlǎojiězuòdōnggēng

zhōngyǒugēnshànghánxiǎoqīng

guìgōngcóngzuìshānxīng

注释

我昔:过去。
田间:田野。
寒庖:简陋厨房。
珍烹:佳肴烹饪。
常支:常常使用。
折脚鼎:断腿的锅。
花蔓菁:一种蔬菜。
失此味:失去这种滋味。
隔生:两个世界的感觉。
南岳老:南岳的老者。
东坡羹:苏东坡风格的羹汤。
芦菔根:萝卜根。
晓露清:清晨露水的清香。
勿语:别告诉。
贵公子:贵气的年轻人。
醉膻腥:沉溺于腥膻的酒宴。

翻译

我过去在田野间,简陋厨房也有佳肴烹饪。
常常使用断腿的锅,自己煮着花蔓菁。
到了中年失去了这种滋味,感觉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
谁能想到南岳的老者,能做出像苏东坡那样的羹汤。
那羹汤里有萝卜根,还保留着清晨露水的清香。
别告诉那些贵公子,让他们去享受腥膻的酒宴。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昔在田间"四字轻巧地勾勒出一种从前的田间生活。"寒庖有珍烹"则透露出一丝温馨,庖即是古代的灶或炕,意指家中的厨房,而珍烹,则是精心烹饪的美食,这里的"珍"字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强调了食物的美味,也映射出诗人对这份生活的珍视。

接下来的"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则展现了诗人的自给自足和悠然自得。"折脚鼎"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这里的"常支"表明这是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花蔓菁"是一种野菜,诗人亲手煮食,不仅体现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然而,随后的"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却流露出一丝哀愁。中年的转折点,使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田园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怀念,那份曾经的味道,如今已然成为遥不可及的记忆,而这种记忆似乎与现实生活隔绝,令人感慨。

接着,"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则是诗人的一种自嘲和调侃。南岳老即指苏轼自己,东坡羹则是他曾经在东坡时创制的菜肴,这里表现出诗人的谦逊与幽默,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最后两句"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醉膻腥"则是对那份田园生活的最终肯定和向往。"芦菔根"即是蔓菁的根部,这里的"尚含晓露清"不仅形容了食物的鲜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无暇;而最后一句,则是对那份简单生活的一种渴望和追求,"勿语贵公子"中的"勿语"意为不要告诉,而"从渠醉膻腥"则是一种放纵自我的享受,这里的"膻腥"指的是因饮酒而生的体味,但在这里更多地带有一种诗意的美感。

整首诗语言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红尘、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