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须觅句漏,此自有丹砂全文

何须觅句漏,此自有丹砂

出处:《咏东山广福院
宋 · 杨璇
舣棹青山下,来寻蓟子家。
人鱼皆静乐,水木亦清华。
松老欲成盖,菊寒殊未花。
何须觅句漏,此自有丹砂

拼音版原文

zhàoqīngshānxiàláixúnjiā

rénjiējìngshuǐqīnghuá

sōnglǎochénggàihánshūwèihuā

lòuyǒudānshā

注释

舣棹:停船靠岸。
青山:青翠的山峦。
蓟子家:蓟子的居所,可能指隐士或友人的住所。
人鱼:神话中的生物,此处可能象征和谐宁静的景象。
静乐:安静而快乐。
水木:山水。
清华:清幽而美好。
松老:老松树。
盖:伞状的大树冠。
菊寒:在寒冷中开放的菊花。
句漏:古代传说中的仙丹产地。
丹砂:朱砂,古代炼丹常用的矿物,象征灵丹妙药。

翻译

我在青山脚下停船,来拜访蓟子的家。
人鱼都安静快乐,山水也显得清雅秀美。
古老的松树快要长成华盖,寒冷的菊花还未开花。
何必去寻找仙丹秘方,这里自然就有灵丹妙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山水生态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生命成长与完善的期待。

“舣棹青山下”一句,以动作入诗,画面感极强,读者仿佛能听见舣棹划过水面的声音,也能感受到那清澈见底的水域。舣棹是古代船只前部用来撞开水草或探路的一种工具,它在这里不仅是描绘景色的工具,更是引出诗人情感的媒介。

“来寻蓟子家”则透露了诗人的目的性,蓟子家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人家或地方,这里也象征着一种纯净无瑕的生活状态。蓟子在中国文化中常与高洁清贫联系在一起,表明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人鱼皆静乐”一句,以“静乐”二字形容人和水中的生物,都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境界如同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水木亦清华”,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美好的景象。“清华”二字,既形容水的清澈,也形容树木的翠绿,这里的“亦”字,增添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中万物各得其所,和谐共存。

“松老欲成盖”一句,以松树的生长来比喻生命力与时间的关系。松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寿,这里表达了对生命成长到顶点的期待,而“欲成盖”则意味着这种过程是缓慢而自然的。

接着,“菊寒殊未花”一句,则以菊花尚未开放来反衬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力的逐渐展现。菊花在秋季才会绽放,这里的“殊未花”表明时机未到,生机仍在孕育中。

最后,“何须觅句漏,此自有丹砂”一句,则是在说,对于这种自然而然的生命成长过程,无需过多探究或修饰,因为它本身就蕴含着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丹砂”,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仙药,象征着纯净无瑕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感受,以及对生命成长与完善的期待。通过对山水生态的观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平和与外在世界和谐共存的追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