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似登黄甲,元来本白丁
出处:《送杨刚中嘉定州教》
宋末元初 · 方回
忽似登黄甲,元来本白丁。
官清专学校,恩重感朝廷。
侧听吴侬语,欢传蜀产灵。
儒风嗣言偃,子细为谈经。
官清专学校,恩重感朝廷。
侧听吴侬语,欢传蜀产灵。
儒风嗣言偃,子细为谈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忽:忽然。黄甲:古代官服的一种,比喻高官。
白丁:平民百姓。
官清:官场清明廉洁。
学校:这里指教育机构。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侧听:侧耳倾听。
吴侬语:吴地的方言。
蜀产灵:蜀地的珍贵物品或特产。
儒风:儒家的风气。
嗣言偃:继承并发扬。
子细:仔细。
谈经:讨论和研究经典。
翻译
忽然感觉自己像升了官,原来我只是个平民百姓。因为官场清明,我专注于教育工作,朝廷的恩惠让我深感感激。
侧耳倾听吴地的方言,人们高兴地谈论着蜀地的特产。
儒家的风气传承不息,我仔细研读经典,深入探讨学问。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送杨刚中嘉定州教》。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忽似登黄甲,元来本白丁。" 这两句通过对比黄甲与白丁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即将担任嘉定州教职的赞许和期待。黄甲与白丁都是古代用以象征品德高尚者的物品,诗人借此强调杨刚中品格之高。
"官清专学校,恩重感朝廷。" 这两句强调了杨刚中在担任教职时的操守和对朝廷的忠诚。"官清"指的是他的为官清廉,而"恩重"则表明他对于朝廷的恩惠铭记在心。
"侧听吴侬语,欢传蜀产灵。"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杨刚中学识渊博、教学有方的赞美。"吴侬语"可能指的是古代蜀地(今四川一带)的文化遗产,而"蜀产灵"则强调了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儒风嗣言偃,子细为谈经。" 这两句进一步赞扬杨刚中的学问和教学风范。"儒风"指的是儒家文化,而"嗣言偃"则表明他能够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传统。"子细为谈经"则形容他的教诲细致入微,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经典。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杨刚中品德和学识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担任嘉定州教职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