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浮湘水阔,树入楚山低
出处:《舟发长沙四首》
明 · 薛瑄
已觉长沙北,犹瞻岳麓西。
天浮湘水阔,树入楚山低。
岸芷馀香草,丛篁染旧啼。
昔贤游览地,我亦为留题。
天浮湘水阔,树入楚山低。
岸芷馀香草,丛篁染旧啼。
昔贤游览地,我亦为留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长沙时所见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首联“已觉长沙北,犹瞻岳麓西”中,“已觉”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行程的感知,而“犹瞻”则表达了对即将远离之地的依恋与不舍。诗人站在船上,向北望去,已经离开了长沙城,但仍然回望西边的岳麓山,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颔联“天浮湘水阔,树入楚山低”进一步展开画面。湘水在天际处显得更加广阔,仿佛与天空相接,而远处的楚山则在浓密的树木掩映下显得低矮,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既展现了地理空间的壮丽,也隐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
颈联“岸芷馀香草,丛篁染旧啼”则将视角转向岸边。岸芷(即香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余晖下的草地似乎被染上了旧日的啼鸣声,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昔贤游览地,我亦为留题”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情感。诗人提到前贤曾在此留下足迹和题咏,自己也在此刻留下了印记。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所处时刻的珍视,以及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际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思,展现了明代理学家薛瑄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