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本能适,欣然怀耦耕
出处:《同诸子游芙蓉山》
清 · 陈王猷
出郭见佳色,始得春山青。
汩汩武溪水,滔滔初欲平。
渺渺惬神契,超超违俗情。
风日况暄和,缓步徐览登。
渐与江城隔,屡自冈峦升。
芙蓉削千仞,高无尘壒生。
康容去我久,留此泉源清。
朅来饫云腴,忽若御风行。
至味乃淡泊,大道绝扰营。
寥阒空山中,时闻天籁声。
我意本能适,欣然怀耦耕。
虽乏买山物,宁负丘壑盟。
逍遥且为乐,聊复招友朋。
辛苦仙人灶,徒存千载名。
汉道士康容曾于此山烧丹,灶迹犹存。
汩汩武溪水,滔滔初欲平。
渺渺惬神契,超超违俗情。
风日况暄和,缓步徐览登。
渐与江城隔,屡自冈峦升。
芙蓉削千仞,高无尘壒生。
康容去我久,留此泉源清。
朅来饫云腴,忽若御风行。
至味乃淡泊,大道绝扰营。
寥阒空山中,时闻天籁声。
我意本能适,欣然怀耦耕。
虽乏买山物,宁负丘壑盟。
逍遥且为乐,聊复招友朋。
辛苦仙人灶,徒存千载名。
汉道士康容曾于此山烧丹,灶迹犹存。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王猷的《同诸子游芙蓉山》描绘了春天出游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出郭见佳色,始得春山青”写出诗人离开城市后,眼前景色焕然一新,春山的青翠让人心旷神怡。接下来,“汩汩武溪水,滔滔初欲平”描绘了溪水潺潺,仿佛在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渺渺惬神契,超超违俗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契合,超脱世俗的愉悦心情。随着行程的深入,“风日况暄和,缓步徐览登”,诗人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春风,慢慢攀登山峰。
“渐与江城隔,屡自冈峦升”写出了山势的逐渐升高,与城市的喧嚣渐行渐远。诗人赞叹“芙蓉削千仞,高无尘壒生”,芙蓉山峭壁如削,高洁无尘,令人向往。
诗人回忆起古人康容在此修炼的故事,感慨“康容去我久,留此泉源清”。他陶醉于山中的云雾缭绕,感觉自己仿佛御风而行,体验到了淡泊的至味和宁静的大道。
“寥阒空山中,时闻天籁声”描绘了山中空旷寂静,只有自然之声回荡,诗人感到心满意足,希望能与好友一起耦耕,享受田园生活。虽然没有购置山产,但他坚守与山水的约定,以逍遥为乐,并邀请朋友共享这份乐趣。
最后,诗人提到仙人康容的遗迹,感叹其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和传说却千年流传。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