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冠南斗,祝融薄青天
出处:《雨后登祝融峰》
明 · 区大相
衡岳冠南斗,祝融薄青天。
白云蒙其上,往往限飞仙。
属兹新霁候,澄景吐鲜妍。
既欣历览便,复忘登陟艰。
向下见群岫,凝云如积绵。
苍茫一气中,安辨陌与阡。
大壑趋洞庭,馀霞映湘川。
昔闻有灵閟,积霭常弥年。
岂伊神理感,而能破重玄。
将发紫庭秘,即此晤真诠。
白云蒙其上,往往限飞仙。
属兹新霁候,澄景吐鲜妍。
既欣历览便,复忘登陟艰。
向下见群岫,凝云如积绵。
苍茫一气中,安辨陌与阡。
大壑趋洞庭,馀霞映湘川。
昔闻有灵閟,积霭常弥年。
岂伊神理感,而能破重玄。
将发紫庭秘,即此晤真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登祝融峰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神秘力量的感悟。
首句“衡岳冠南斗,祝融薄青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衡山之高峻,祝融峰直插云霄,仿佛要与南斗星争辉。接下来“白云蒙其上,往往限飞仙”,写出了祝融峰被白云环绕,仿佛是神仙居住之地,增添了神秘色彩。
“属兹新霁候,澄景吐鲜妍”描述了雨后的清新景色,阳光透过云层,展现出一片明媚的景象。接着“既欣历览便,复忘登陟艰”,表达了诗人登峰时的喜悦之情,即使山路崎岖,也全然不顾。
“向下见群岫,凝云如积绵”描绘了从山顶俯瞰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绵延不绝的白色绸带。接下来“苍茫一气中,安辨陌与阡”,则通过广阔无垠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大壑趋洞庭,馀霞映湘川”描绘了山谷向洞庭湖延伸,余晖映照在湘江之上的美丽画面。最后“昔闻有灵閟,积霭常弥年。岂伊神理感,而能破重玄。将发紫庭秘,即此晤真诠”,表达了诗人对神秘力量的感悟,认为这不仅仅是自然现象,而是某种超乎寻常的力量所为,预示着即将揭开宇宙的秘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神秘力量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